关于孔子的征文:走进孔子
关于孔子的征文:走进孔子
关于孔子的征文:走进孔子
潘云杰
我心目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,虽然他已经不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,但他的思想仍然活在我们心中。
孔子(公元前551-公元前479年)名丘,字仲尼,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陬邑(今中国山东曲阜东南)人。
我的老家在陕西西安,从初中开始学习《论语》,那时我就接触了这位老人的那些儒家思想,记得我跟着语文老师背诵“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;有朋自远方,不亦说乎……”,当时的我对孔老圣人有了一种神秘感觉。他的许多教育思想,在我的学习中,还有生活中比较适用的。另外,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,至今我还是需要我借鉴的,例如:“择其善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,这也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。
我读了孔子的生平后,对孔圣人的做人这方面更加敬佩了。鲁昭公让他去管理仓库,他就去把这件差事做的井井有条,是年孔子又改作管理畜牧,孔子说:“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”无论孔子做什么事,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。其实,我们之所以把他尊称为“圣人”,是因为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却能在做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。
我是今年才来到曲阜职业中专学习的,于是我开始慢慢更深刻地了解了孔子了。我发现在这里有很多的孔子雕像,后来知道了这里就是地地道道的孔子故乡,并且也了解到曲阜七十多万人中竟有孔姓十三万多人。
有一次我与同学外出回来遇到孔府开城门仪式,我了解到他们每天早上准时开城门,每天下午又准时闭城门,每天坚持并且没有一次失误,谁也不知道他们中间过程的艰辛与努力,也许正是孔子的精神感染着他们,让他们如此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,从来不会感觉得累与厌倦。
来到曲阜已经有半年多了,听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孔子的故事,孔夫子不光是教育我的老师,他也是我身边生活中的一位指路人。每当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时候,我总会想起孔子在失意时候仍然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,才有了最后的成功,像我这样的泛泛之辈更应该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上去。
孔子,不只是指的是他个人本身,更是一种文化,这种文化是影响我国一代又一代人两千多年的文化,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时代的人们。没有这种文化,我们的生活将没有礼道,我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精彩。
孔子,在我眼里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,又是一位哲人。他是我从小就认识的老师,也是我生活的亲密陪伴者,在我心中他就像我的家人,时时刻刻在我耳边谆谆教导,用欣赏与鼓励的眼神注视着我,用他的思想感染与指引着我,他的思想已经扎根于我的心中!